【关键词】老有所安 读书为己 老年涵养 仁者寿

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提出要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”。这六个“老有所……”,具体而全面,但未能抓住根本。我认为,若从根本意义上概括,可以总之曰“老有所安”。

“老有所安”时义大矣哉!“老有所安”是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的关于老年问题的一个根本理念。本论文即围绕“老有所安”这一核心理念,展开对“孔子与老年教育”的系统的阐述和讨论。

一、论“老有所安”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颜渊、季路侍。子曰:‘盍各言尔志。’子路曰:‘原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’颜渊曰:‘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’子路曰:‘愿闻子之志。’子曰:‘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’”“志”,意愿、意志,人生为之发奋努力的根本路向和目标。孔子把“老者安之”摆在立志的第一位,绝非率尔之言,值得我们认真探究。

《礼记·礼运》记载孔子认为“老有所终”(“终”,这儿指圆满结束,与“老有所安”同义),事关天下之“大道”、世界之“大同”——

昔者仲尼与于蜡宾,事毕,出游于观之上,喟然而叹。仲尼之叹,盖叹鲁也。言偃在侧曰:“君子何叹?”孔子曰:“大道之行也,与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,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,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……”

显然,老、壮、幼,各安其安,是社会现象,而前提则是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即“大同”。

孟子阐述“老有所安”、“敬老慈幼”跟国泰民安的逻辑关系也非常简洁明了——不过孟子倒因为果(“老老幼幼”,不可能是“天下可运于掌”的前提),跟孔子思路(即先须“天下太平”)稍显龃龉不安——
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天下可运于掌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。

孔子之后的儒家知识分子领会及此,便自然地把“耄安稚嬉”跟政治之修明联系起来。

明·高启 《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》:“公能靖抚一方,使耄安稚嬉,以复熙洽之事。”(熙:光明;洽:谐和。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。)

由此可知,要真能做到“老老幼幼”(“耄安稚嬉”),是先得把国家治理好即“靖抚一方”、“以复熙洽之事”。一直以来,把“老老幼幼”作为伦理道德来提倡,当然有其单独存在的理由,但已落入第二义。于是我们也就理解了孔子把“老有所安”立为首要志向的深远意义: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,“老老幼幼”就只能是需要反复强调的道德说教和口号,践行起来,多少繁难。孔子“老者安之”之志,是从根本上关注国家的兴盛和天下的太平。换言之,孔子认为,“耄安稚嬉”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“政治修明”的最显豁也是最重要的标准。明乎此,我们认为,“中国老龄事业发展”,应该理解为是实现“中国梦”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仔细考察,我们接着会发现孔子“老者安之”之“安”,还有其特别独立的意义。否则,孔子不会说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,也不会说"君子谋道不谋食","君子忧道不忧贫"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。通常所谓“老有所养”、“老有所乐”之类的具体“敬老”的措施,不是孔子的深心考虑。这儿可以作两点解读。其一,国家政治修明,社会小康乃至大康,不会自然而然导出“老者安之”,其中应有全社会(包括“老者”自身)一致认同的努力;其二,“老者安之”之“安”,不可能全靠外在条件的优裕,却全靠老者自己“理得”而“心安”。所以,上引《学而》完整的说法乃是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钱钟书《槐聚诗存·代拟无题七首》:“此日茶烟禅榻畔,将心不必乞人安”——不乞人安,则必须“自安”。孔子强调的是:老年人“好学”,学习并领悟人生哲理,是“心安”的必由途径。

二、论“读书为己”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,又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。——孔子自称拾级而上,臻于至善,可以看成是他自己订立的阶段性的目标,并非完成后的总结;所以他还会说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,还会谦诚地说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。孔子提倡并躬行活到老学到老,堪称终生好学的万世师表。

孔子明确指出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(《论语·宪问》)朱熹《论语集注》:“程子曰:‘为己,欲得之于己也。为人,欲见知于人也。’程子曰:‘古之学者为己,其终至于成物。今之学者为人,其终至于丧己。’愚按: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,其说多矣,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。于此明辨而日省之,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。”孔子这一“读书为己”的学习的根本理念,怎么强调都不过份。我们有必要详引古圣先贤予以申说——

《北堂书钞》八十三、《太平御览》六百七引《新序》:“齐王问墨子曰: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,何如?” 对曰:“古之学者得一善言, 附于其身;今之学者得一善言,务以说人,言过而行不及”。

《荀子·劝学》 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着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[同“蠕”]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〔zá多话〕。傲、非也,囋、非也;君子如响矣。

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;人疾之如仇敌,恶之如鸱枭。如此以学自损,不如无学也。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,行道以利世也;今之学者为己,修身以求进也。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

上引所述,都说得显豁明了,对孔子学习的追求有深切的体会和心得:读书务必“返求诸己,发明本心”。(1)一般学人不免“读书为人”以经世致用,但学习的根基仍然要落实到“读书为己”以涵养性情。老年学习,则完全可以“读书为己”以理得心安。米兰·昆德拉说得好:“老学者注视着吵吵嚷嚷的年轻人,突然明白这个大门里他是唯一享有自由特权的人,因为他上了年纪;人只有上了年纪,才会无视人群的观点,公众的观点和未来的观点。他独自一人,与他未来的死亡在一起,死亡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,他不需要去讨它喜欢。他可以去说和去做他自己高兴说和高兴做的事”(2)——不必通过考试,不必谋求职位,老年可以毫无压力、自由自在、自得其乐的学习和思考。

三、论“老年涵养”

朱熹《论语集注》解释孔子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”:“学易,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无大过。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,而言此以教人,使知其不可不学,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”。3最后的“易”字,指“轻易”。《易经》深奥微妙,不是轻易就可以领悟到的。圣人尚且只谋求“可以无大过”,一般求“安”之“老者”,更应警勖勤勉。

我们检讨孔子有关“老者安之”的教育思想,大有教益。

1、关于“死亡”

人之一生,“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,‘死生亦大矣。’岂不痛哉”(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)。老年难免为“衰病”、“死亡”而恐惧、痛苦,情有可原。老年欲“安”,这是最大的关碍。孔子关于死亡,有两段名言——

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“敢问死。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(《论语·先进》)

"朝闻道,夕死可矣" 。(《论语·里仁》)

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可作两种解读:“生”尚无知,怎能谈得上知“死”;或,“生”与“死”,均不得而知。前一解:好学深思人生哲理,"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 "(《论语·颜渊》)即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。后一解,钱钟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——

释老之言虽达,胸中仍有生死之见存,故有需于自譬自慰。庄生所谓“悬解”,佛法所谓“解脱”,皆尚多此一举(参观胡致堂《斐然集》卷十九《崇正辩》论。圣人以生死为分内事,佛氏皇皇以死为一大事。王阳明《传习录》卷下论佛氏着相,吾儒不着相,又论仙家说虚,从养生上来,佛氏说无,从出离生死上来,都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。)非胸中横梗生死之见,何必作达。非意中系念生死之苦,何必解脱。破生死之执矣,然未并破而亦破也;忘生死之别矣,然未即忘而亦忘也。宋儒所谓放心而未心放者是也。《论语·里仁》孔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,明知死即是死,不文饰自欺,不矜诞自壮,亦不狡黠自避,此真置死于度外者。《先进》孔子答季路问死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,尤能斩绝葛藤。宋儒如张子《西铭》曰:“存吾顺事,没吾宁也”,已是《庄子·养生主》口气,失孔门之心法矣。(《谈艺录》六九附说十八)(4)

“孔门心法”:“置生死于度外”,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。蒙田引卢克莱修可以印证孔子:“死亡同你的生与死均无关系;生,因为你存在;死,因为你不存在。”蒙田认为,“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”;5所以西塞罗说:“可以说,一个人在经历了情欲、野心、竞争、仇恨以及一切激情的折腾之后,沉入筹思,享受超然的生活,这是何等幸福啊!实际上,如果有一些研究能力或哲学功底的话,世界上再没有比闲逸的老年更快乐的了”。(6)

孔子所谓“老者安之”,何所安而安?就是他反复阐述的“仁”,“仁者安仁”而已(《论语·里仁》)。

何谓“安仁”?

“安仁”则“不忧”——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《论语·子罕》;

“安仁”则“不怨”——子贡曰:“怨乎?”子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;

“安仁”则“不怨天尤人”,坦然面对生死存亡——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,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;又,《孔子家语·在厄》说“君子坦荡”:“夫遇不遇者,时也,贤不肖者,才也。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,众矣,何独丘哉。且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,君子修道立德,不谓穷困而改节。为之者人也,生死者,命也。”

总之,老者“好学”且“读书为己”,“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”,才能进入“老有所安”的精神境界。

2、关于“得失”

《论语·季氏》:"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"。注:得,贪得也。也就是《论语·阳货》所说的患得患失:“子曰:‘鄙夫,可与事君也与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’”;或《孔子家语·在厄》孔子答子路问所阐释的:“‘君子亦有忧乎?’子曰‘无也。君子之修行也,其未得之,则乐其意,既得之,又乐其治,是以有终身之乐,无一日之忧。小人则不然,其未得也,患弗得之,既得之,又恐失之,是以有终身之忧,无一日之乐也。’”

老年回首往事,既有遗憾:苦心经营,功不获报;也有失落:七十致仕,尊荣不再。所谓“人生四苦”,通俗地阐释了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:“一是看不透。看不透人际间的纠结,争斗后的隐伤,看不透喧闹中的平淡、繁华后的宁静。二是舍不得。舍不得曾经的精彩、不逮的岁月,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、得意时的掌声。三是输不起。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,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。四是放不下。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,放不下早已经尘封的是与非。”

孔子深知老年心态,故谆谆告诫老年须“戒之在得”,使我们“随时知戒,以理胜之,则不为血气所使也”(《论语集注》)。

元·王珪谈养生,“首以原心”;其所著《泰定养生主论》正是引孔子“戒之在得”而论“年老养生之道”,值得我们借鉴——

少年既往,岁不我与。孔子曰: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盖因马念车,因车念盖,未得则虑,得之亦虑,失之趑趄,嗫嚅未决,寤寐惊悸而不安。……盖年老养生之道,不贵求奇,先当以前贤破幻之诗,洗涤胸中忧结,而名利不苟求,喜怒不妄发,声色不因循,滋味不耽嗜,神虑不邪思,无益之书莫读,不急之务莫劳。

3、关于“道德”

“子贡曰:‘怨乎?’子曰:‘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’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;“子曰:‘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’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。孔子论“仁”,具体而微,意涵丰富;此处两“仁”,是“仁”的根本要义,是孔子道德的第一原则,因而也是老年涵养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——朱熹《论语集注》曰:“安仁者非颜闵以上,去圣人为不远,不知此味也”,又注释孔子“依于仁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:“依者,不违之谓。仁,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”。

《论语》说“仁”,由浅近而致于深远。“仁”而“致富贵”,是孔子的基本价值观。对于“仁”与“利”的关系,他又分为三个层次——

子曰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(《里仁》)——“小人”急功近利,此第一层;

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”(《里仁》)——“智者”唯利是图(所谓“儒商”),而“仁者”尊道守信,此第二层;

“仁者”求仁未必得利 ——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”(《述而》),于是“仁”本身成了“仁者”的目的,“仁”于是升华成了“仁”的最高的道德境界,到了这个境界,则可以“舍生取义,杀身成仁”,获得“贫贱不能移,富贵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”(孟子•滕文公下)的人格尊严,此第三层。

祛除“我执”,摒弃私欲,“求仁得仁”而外,夫复何求?!

当然,臻于“仁者安仁”的最高境界殊非易易;但至少可以成为我们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一面反思的镜子:如“助人为乐”、“慈善为己”;而非做了一点好事,生怕人家不知道,到处宣扬。

“仁者安仁”贯穿了孔子一系列有关老年教育的思想,《论语》最终归结于“仁者寿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。《论语集注》解释说——

子曰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知,去声。乐,上二字并五教反,下一字音洛。乐,喜好也。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,有似于水,故乐水;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,有似于山,故乐山。动静以体言,乐寿以效言也。动而不括故乐,静而有常故寿。程子曰:“非体仁知之深者,不能如此形容之。”

“体仁知之深者”,可以做到“子四绝”:“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。不私心自用,不功期必获,不固执死板,不自私自利,走在回家路上的老年,何忧、何惧、何疑、何虑?“老有所安”,“老有所终”,是谓“仁者寿”也。

参考:

(1)参看《钱钟书散文》第541-5页,浙江文艺出版社。

(2)米兰·昆德拉《小说的艺术》第151页,三联出版社。

(3)《论语集注》:“子曰:‘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’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,‘加’作假,‘五十’作卒。盖加、假声相近而误读,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。愚按:此章之言,史记作为‘假我数年,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’。加正作假,而无五十字。盖是时,孔子年已几七十矣,五十字误无疑也。学易,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无大过。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,而言此以教人,使知其不可不学,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”。

笔者案:其中“五十”,或解释为“五、十年”。尚通。

(4)钱钟书《谈艺录》第235-6页,中华书局。

(5)参看《蒙田随笔集》第26-33页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。

(6)西塞罗《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》第25页,商务印书馆。